我校在蜜蜂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来源: 山东农大报 动物科技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09-17  浏览次数: 683

近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及试验站长等共30余人齐聚泰山脚下,分享研究进展,交流下一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据了解,该团队于2016年4月启动成立,下设6个岗位和6个试验站,我校生科学院郭兴启教授和动科学院王桂芝教授分别担任环境与病虫害防控、育种与资源保护岗位专家,在有关理论研究、生产实践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我们对全省蜜蜂病敌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寻找出蜜源场地、饲养技术、消毒等因素与病害发生的关系,探索了中药配伍预防和治疗蜂螨及病毒病的配方,多次到现场诊断处理突发病害及农药中毒事件。”郭兴启说。王桂芝对全省中华蜜蜂种质资源进行了摸排调查、取样、分析,初步建立了山东省中华蜜蜂的活体、样本和基因种质资源库,助力国家级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的建立。“利奇马”台风到来前几天,团队连夜起草《做好台风前应急准备,降低蜂场损失》,经过山东省畜牧局、省蜂业协会等联合转发给蜜蜂养殖户,有效地减少了全省各蜂场的损失。

在听了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农科院植保所郑礼研究员的年度工作进展汇报后,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李月圆副处长、省畜牧兽医局科技处朱发成处长对该团队在熊蜂授粉技术、蜜蜂选种育种及种王推广、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全省蜜蜂病虫害防控技术及推广、蜂产品研发技术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一致认为养蜂业是资源节约型的朝阳产业,是与农牧业紧密结合的枢纽,无论蜜蜂授粉还是各种蜂产品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小蜜蜂是一项大产业。

参加会议的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我校动科学院胥保华教授表示,我省蜂业发展中普遍面临蜂蜜真假辨别问题、农药对蜜蜂危害等问题,希望团队在全省养蜂业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过程中找准切入点,进一步提高联合公关的针对性,力争取得重点突破。

学校科技处、生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植保所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