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朱莉带领学校部分党外专家,来到我校驻沂水县第一书记帮包村,亲切看望彭云龙、刘勇、刘成峰三位第一书记、考察扶贫项目、开展技术指导,并参加山东农业大学与山东汇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
为充分发挥党外专家作用,今年学校集中开展“一县、一镇、一村”党外专家“同心”科技支农服务活动,前期学校党外专家已赶赴莒县果庄镇和枣庄市山亭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此次到沂水考察指导的专家是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侨联、知联会、欧美同学会10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统战团体的党外专家代表,分别来自农学院、植保学院、园艺学院、动科学院、水土学院、化学学院等单位。大家认真考察沂水县在黄山铺镇建设的汇博农业生态园,到三位第一书记所在的岳庄村、东土沟村和胡家庄村了解扶贫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开展了现场指导。
在东土沟村新建的蔬菜大棚,蔬菜专家徐坤教授、艾希珍教授向农户详细了解种植情况,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农户张庆生的西红柿大棚里堆着不少刚剪下西红柿枝蔓和疏下的果子,艾希珍对他说:“你的棚建得挺好,但西红柿留果量太少,疏果疏得太过了。西红杮一棵植株上一般要留十五六个果,你这才留七八个果,很影响产量。像这样的棚,亩产应该在7500到10000公斤,你这情况顶多也就能产5000公斤。”艾教授还告诉张庆生,你种的西红柿打顶打早了,下面的叶片也应该保留,这是给植株提供营养的,它剪掉了就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另外,现在果实长这么大了把它摘掉,太可惜了。
专家的点拨指导让张庆生连连点头称是。他对记者说:“第一次种大棚,不懂技术,多亏专家的指导。专家不但告诉该怎么做,也让俺明白了生产的道理。”
考察结束后,朱莉一行与沂水县委县政府以及乡镇领导就进一步做好第一书记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朱莉对三位第一书记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沂水县委县政府给予第一书记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对第一书记提出三点希望要求。第一,希望大家带着感情深入基层。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带着对农业、农村、农民深深的情谊,深入了解所在村的情况,了解农民的困难,铺下身子扎实做好工作。第二,带着问题虚心学习。要多向地方领导学习,学习他们做好基层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多向农民学习,想要解决农村的问题,必须读懂农民,多为农民着想,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路子。第三,要带着责任履行使命。扶贫是国家的战略方针,第一书记要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履行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一方面要用好各级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学校的资源优势。我们山东农大的最大优势就是科技,学校有责任为老区的发展搞好服务,下一步学校还将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方面加大力度。大家要发挥好学校的资源优势、专家的技术优势,扶贫工作需要哪方面专家,我们就联系什么专家,真正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和乡村的振兴发展解难题、办实事。希望第一书记把学校的优势利用好发挥好,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沂水县委副书记裴娜也在座谈会上致辞。她对山东农大给予沂水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山东农大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人才培养方面有巨大优势,沂水县委县政府将全力支持山东农大在沂水县开展科技协作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共建农业科技园区及人才培养工作,把沂水建成高校科技成果的集散地和转化地。衷心希望山东农大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关注沂水的经济发展,为现代农业提供更多全方位的支持。
座谈会上,彭云龙代表第一书记作了工作汇报。座谈结束后,科技处副处长王永军代表学校与山东汇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的协议,朱莉和裴娜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
在沂水期间,朱莉一行还到民建会员、植保学院副教授杨龙挂职的临沂烟草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中心沂水试验站进行了考察,勉励青年教师科研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深入生产第一线研究问题开展攻关,在服务生产中建功立业。